“霧霾效應”或影響明年太平洋房屋增速目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成屋召開在即,環保相關議題有望成為重點
  王子約 汪時鋒
  對於明年網站優化經濟形勢的判斷,將於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無疑是最權威的風向標。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的首次經濟工作會議,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改革思路以及改革決心將以更細化的形式呈現。多方消息顯示,會議將於本周召開。
  《第一財經日報票貼》採訪多方面人士獲悉,明年的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發展和改革兩個領域。其中,經濟增長將更加關註內需,改革則要培養以增長質量效益為中心的理念。這樣,建立綠色資產負債表等內容將加快推進速度。
  日前,中央組織部印發通知,規定今後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各類考核考察,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汽車貸款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不能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
  與此同時,在近日全國各地“陰霾不散”的背景下,多名學者對本報表示,堅持綠色低碳清潔發展,抓好節能並支持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將成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註的重點內容之一。還有學者稱,如果GDP目標定在“踩底”的位置,霧霾一定是其中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聚焦GDP增速目標
  歷經領導人換屆、經濟下行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如何起好“開局”作用備受關註。
  一名體制內學者對本報稱,這不僅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為中心的黨和政府首次聯手佈局中國經濟大局,更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細則的關鍵開局。同時,明年的工作對於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三中全會公佈《決定》時,由於側重框架式設計,明年工作內容並不清晰。在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後,有關明年中國宏觀經濟工作的輪廓日漸清晰。政治局提出,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推出一系列創新性政策措施。
  作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最大看點之一,主要指標之一的GDP增速如何界定,成為社會各界爭相預測的內容。記者梳理髮現,目前主流機構均把預測值集中在7.0%~7.5%之間,且呈現出發佈越晚,預測值越高的趨勢。
  上述學者稱,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決定必須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此外,本次經濟會議不僅是新政府換屆後的首次經濟工作會議,由於近一年來部委、省市及軍隊等均發生了大規模的人事變動,因此未來國家治理思路和方法都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不以GDP論英雄應該是共識,但同時明確‘發展’是穩定的根本。”這名學者稱,對比今年7月30日半年度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節奏,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可以發現,中央的思路是連貫的,就是發展、改革兩手都要抓。
  而記者綜合各方消息發現,在明年的重點改革領域中,最有可能獲得突破的是公共產品價格改革,資源稅、消費稅以及“營改增”的擴圍。此外,行政體制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和國企改革等重大改革均會穩步推進。根據國務院此前的規劃,國家和地方的資產負債表編製工作有望繼續展開,國企改革方案也有望推出。
  霧霾會否“拖累”目標
  在如何合理界定增長區間的爭議中,過去以透支環境獲得“黑色GDP”所預埋的問題日益顯現。連日來,一場超級霧霾籠罩著全國多個省市,PM2.5(細顆粒物)“爆表”導致許多地方學生放假、汽車限行、飛機大面積延誤……本月初,華北、華東和東北南部地區,包括朝鮮半島同時爆發的重度霧霾,已經無法再被冠以個例之稱。
  “如果我們的GDP定在‘踩底’的位置,霧霾一定是其中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前述體制內學者稱。而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也認為,霧霾事件有可能成為影響明年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學界已經打響GDP和環保的拉鋸戰。部分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必須保持一定增速,而另一部分學者則認為,應該降低GDP增速為過去的環境“欠債”埋單。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葯學院院長呂愛平此前表示,國家即使付出GDP的代價也要消除霧霾,少用煤,少開車,少開發建築。寧可降GDP也要把霧霾治理好,因為別的方法都是小方法,不是主要的辦法。
  事實上,“綠色GDP”已逐漸成為從上到下的共識。習近平多次提出“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更不要為生產總值增長率、全國排位等糾結”。而從中央到地方,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把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也成為各地探討嘗試的新做法。
  今年下半年,發改委牽頭各部委展開了一場化解產能過剩的攻堅戰。這個過程不僅要實現產業的升級,更要改變過去粗放的發展方式,從而減輕環境和資源負擔。
  作為全國鋼鐵產能過剩的一個縮影,河北省近期開始了大規模的壓縮產能行動。對於河北來說,在壓縮產能的同時,甩掉空氣重污染的帽子顯得更為迫切。媒體援引當地官員的話稱:“完不成GDP指標,頂多挨批;搞不好大氣污染防控,就要摘烏紗帽。”
  記者從多方渠道瞭解到,明年的經濟工作除了在結構調整方面促進環保,更將借助財稅這隻“有形之手”治理霧霾。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8日也公開表示,在完善稅制方面,下一步我國將推進資源稅改革,適時推出環境稅。其中,大氣和水將成為重點。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日則稱,資源品、基礎品,比如基礎能源的比價關係和價格嚴重扭曲,已經是中國目前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嚴重問題,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
  深化經濟轉型之路
  在傳統紅利消耗殆盡後,環境問題僅是中國經濟潛在的問題之一。如何通過改革走上轉型之路,決定著中國能否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書寫發展奇跡。
  本月初的政治局會議提出,促進投資合理增長和結構優化。一直以來,固定投資是政府促進增長的主要投資方式。這一態度表明,儘管固定資產投資未來一段時間仍是主要投資方向,但決策層希望避免過快增長,將對不同投資領域採取不同政策。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2014年國家將引導民間投資,加大部分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體來看,明年基建投資將主要用於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和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業。
  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方面,習近平曾提出,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堅持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目前,淘汰落後產能工作已經啟動,明年將會有更大力度。此前,國務院一共圈定了五個行業作為試點突破口:水泥、平板玻璃、鋼鐵、船舶和電解鋁。
  與此同時,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記者說,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今年整體的節能減排情況還不錯,但霧霾仍然在大部分地區連片出現,這意味著節能減排已經不是僅能靠工業減排就能完成的。
  比如,中國的工業節能減排中,在鋼鐵、有色冶煉等方面仍有較大的空間,但在電力工業方面,經過長達數年的節能減排、上大壓小、脫硫脫硝改造,目前中國火電機組的單位煤耗水平已經處於世界低位,繼續挖潛越來越困難。
  胡遲建議,未來要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節能減排手段,比如整治汽車尾氣排放,提升工業生產的科技環保水平,消費和生活領域提升節能標準等。在當前科技水平更高的情況下,中國有可能用更短的時間走過西方“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這可能也是中國的“後發優勢”之一。
  十八大報告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而在產能調整中,如何找好政策和市場的邊界是發揮市場調節功能、避免重走“越調越多”怪圈的有效辦法。
  胡遲也建議,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指引下,未來要提升組合政策的有效性,一方面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步伐還應加快,另一方面要加大執行監管的力度,增強各項政策之間的協調效應。在目前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尤其應當以轉變發展觀念、改變競爭模式來應對市場的變化,而中央政府也要加大對地方產能結構調整的問責力度。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hwvaumnky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